發布時間:2022-02-08 19:22 來源:湖北省科協、武漢科技報
何德奎:數億年前魚類長有手指
新春佳節,餐桌上少不了魚類,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青魚、鰱魚、草魚、扁魚,鯽魚等都有圓形的鱗片,柔軟的鰭。其實,古老魚類不全是這樣,它們甚至有著人類相似的手掌和指骨。春節期間,“荊楚科普大講堂”系列講座準時開講!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水生生物博物館館長何德奎帶領我們走進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過《探究古老魚類的秘密》主題報告,解說古老魚類的秘密。
什么是魚?魚終生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鰭運動,是脊索/脊椎動物。何德奎一一為大家介紹研究所收藏的標本,介紹每一個標本背后的故事。據悉,作為亞洲最大的淡水魚類博物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收藏水生生物標本40萬號;其中我國淡水魚類1000余種,30萬號,魚類模式標本260種;產自國外34個國家和地區的魚類標本600余種;藻類標本2萬多號;以及部分水生無脊椎動物標本。
何德奎介紹,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分裂并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隨著大陸的變化,生物開始隨著轉移到不同的地方。后來,生物開始從水生向陸地發展。其中真掌鰭魚是一種很“進步”的泥盆紀四足形態肉鰭魚,它們基本還是魚的樣子,并沒有四足,已經適應在較淺的水域中生活。而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希望螈,在用高精度CT掃描復原后發現,這種魚既有發達的鰭條,也擁有明顯的指骨。在鰭條包裹的胸鰭中,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肱骨(對應我們的大臂)、橈骨和尺骨(小臂)、腕骨(手腕)、掌骨(手掌),甚至還發現了兩根明確的指骨,以及3根可能的指骨。
隨著研究的深入,也許在未來我們還會找到更多的早期四足動物演化證據,幫助我們揭開四足動物起源的奧秘。
武漢科技報記者:張宇馳 丁瑩 任文 陶思睿